新闻中心 /News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楞伽经》内容简介十分钟让你读懂《楞伽经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楞伽经》内容简介十分钟让你读懂《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众所周知,禅宗不是佛教,是魏晋玄学冒充的,禅宗外道曾以《楞伽经》为主要经典,后来发现《楞伽经》的核心论点是:佛说般若、唯识、如来藏都是方便说,目的都是为了让众生证得三解脱门。这句话就算禅宗外道想破CPU,也无法用魏晋玄学化解成道教教义,于是悄悄放弃了《楞伽经》,祸祸《金刚经》去了,因为《金刚经》用道教思维去解释,比较容易,不咯牙。神秀虽然假装坚持学习《楞伽经》,最终还是被魏晋玄虚所灭。
四卷本《楞伽经》具足称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属于大乘三系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恒常真理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在中国所翻译的众多经论中,梵文的原典绝大多数已经散佚,现在发现仅有的九部经之梵文原书,其中一部就是本经。另外还有《八千颂般若波罗蜜经》、《入法界品〈华严经〉》、《十地经》、《三昧王经〈月灯三昧经〉》、《法华经》、《如来秘密经》、《大方广庄严经》、《金光明经》。梵文原典的发现大约是在七十四年前一位英国外交官洪基恩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偶然中所发现。这对研究《楞伽经》之原始资料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译本:四卷《楞伽》是中天竺国昙无谶三藏法师,他于西元四一二年来华,在北凉之首都姑臧地方,于八年中译出。他曾经译出《大般涅槃经》四十卷。何时译出《楞伽经》不得详知。因为昙无谶示寂于西元四三三年,大概是从四一二年即开始著手翻译,到四三三年之间译出此《楞伽经》罢。他被刺客杀死,时年仅四十九岁。现在所获得梵文原典想来也并不是昙无谶所依之原典。可惜,此译本今已散佚,无法对照。
第二译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一品,方便称为‘宋译’。中天竺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三藏法师于西元四四三年〈刘宋、元嘉二十年〉于丹阳祇洹寺译出。于西元四三五年由海路来到中国,于航海途中,风停船止,不得继续航行,饮水食物不继,船上诸人不知如何是好?于此危急情况之下,由于求那跋陀罗之修持秘密法门,使令起风,顺著风势而降下大雨,因而大家免于饥渴而死。他所翻译经典中,另有《胜鬘经》、《鸯掘魔罗经》、《杂阿含经》等,于西元四六八年示寂,享年七十五岁。
第三译本:《入楞伽经》共十卷、十八品。北天竺国菩提流支〈‘觉爱’之意〉三藏法师于西元五一三年〈北魏、延昌二年〉洛阳永宁寺译出。方便称为‘魏译’距‘宋译’后约百余年。法藏大师曾于《入楞伽心玄义》中批评说:‘其十卷虽文品少具,圣意难显,加字混文者泥于意,或致有错,遂于明明之正理,以滞于方言’。然而,现今缺少‘魏译’之梵文原典,不知法藏所批评其短处是否确当?或者现存之原典上就是如此。翻译者必须具足第一卓越梵、汉文的能力方可融会贯通。毋宁说,菩提流支所用的梵文原本一开始就具有多少冗漫之倾向。又或因菩提流支为了帮助原典之通顺可读,混加了个人的一些注解,读者又无从辨别经典正文与个人的注解之差别,因此,《楞伽经》不但原文艰涩,而且在教义上同样的难解。若从文学的立场看,这也是初期之印度传道者于翻译中所带来的混乱状态之表现。
第四译本:《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十品,唐代于阗国实叉难陀〈此云学喜〉三藏法师于西元七OO年〈唐、久视元年〉至七O四年〈唐、久视五年〉于国都佛授记寺奉敕令译出,为方便称为‘唐译’。最初是‘粗译’,他因为必须回去本国省望年老的母亲,所以无法勘校。于西元七O二年,有吐火罗三藏法师弥陀山来华,此人住天竺二十五年,精通三藏,特别精通《楞伽》之玄旨。在当时帝王之敕令下,又请复礼、法藏大师等高僧协助,再勘译弥陀山之未定稿。武则天后并为之作序文。法藏大师对此译本评论说:‘详五梵本,勘二汉文,取其所得,正其所失,累岁优业,当尽其旨’,由此可见,第四译之文意内容超越过以前现存的二译本,并且文笔通顺、详实。
综观以上所说四种译本,最初昙无谶所译是西元四二O──四三O之时。再过十年,求那跋陀罗于西元四四三年译出第二译,都是四卷本。在经过不足一百年期间,于西元五一三年由菩提流支所译第三译本增加为十卷。又经过不足二百年,由实叉难陀于西元七OO年,在唐代译出有七卷,此七卷本之文意,在四卷本与十卷之中间。从初译到最后译本,在中国大约经过三百年左右。本文以新译本,即实叉难陀之译本来介绍。
《楞伽经》的核心要义,即整部经的主要目的是这一句话:”大慧,如来世尊亦复如是。彼法无我离诸一切分别之相,智慧巧便,说名如来藏:或说无我,或说实际及涅槃等,种种名字章句示现,如彼陶师作种种器。是故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说有我相。大慧,我说如来藏者,为诸外道执着于我,摄取彼故说如来藏。令彼外道离于神我妄想见心执着之处,入三解脱门,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说得很清楚,佛说般若是为对治执着神我的外道、说如来藏是对治闻空害怕者,佛说般若和如来藏的其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证得三解脱门。三解脱门是大乘佛法的法印,见《佛说法印经》。三解脱门是必须实修大乘三十七道品才能证得的,禅宗不是佛教,没有大乘佛法的法印。《楞伽经》整部正是站在三解脱门的角度看待万法的。三解脱门是整部经背后的那个参照系。
《楞伽经》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段,第一段是解行地的般若和唯识认知,第二段是初地以后圣位所证的般若和唯识认知。为什么历代都觉得《楞伽经》最难懂,那就是因为,禅宗冒充佛教,试图用道教的本体论解读《楞伽经》,而最终以失败告终,毕竟纸终归是包不住火。但凡读过《璎珞经》、《善戒经》、《大般涅槃经》等任何一本经书即知道禅宗不是佛教,是魏晋玄学冒充的。《楞伽经》说得很明白:”大慧,或有外道言:见法无常不贪境界,蕴界处灭心心所法不现在前,不念过现未来境界,如灯尽如种败,如火灭,诸取不起分别不生,起涅槃想。“禅宗外道于此句皆死于句下不能通达,因为这里批判的正是他们道教的魏晋玄学派常见的修法。
既然是如来“自证清净法”,我们要澄清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楞伽经》讲的是如来自证的清净法,不是阿罗汉和辟支佛所证的“清净法”。区别在哪里?所谓的清净包含两个意思:1、贪嗔痴灭尽;2、苦灭尽。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我们才能说清净,有贪嗔痴污染,那是清净吗?不是。有苦逼迫,那是清净吗?不是。如来的清净比二乘的清净,殊胜在两个地方:1、如来灭尽了无始无明,二乘不知何为无始无明;2、如来不执着清净法,二乘拼命打扫清净。《楞伽经》这段文字十分重要:”云何无见。谓知受贪嗔痴已而妄计言无。大慧。及彼分别有相。而不受诸法有。复有知诸如来声闻缘觉无贪嗔痴性而计为非有。此中谁为坏者。大慧白言。谓有贪嗔痴性后取于无。名为坏者。佛言善哉。汝解我问。此人非止无贪嗔痴名为坏者。亦坏如来声闻缘觉。何以故。烦恼内外不可得故。体性非异非不异故。大慧。贪嗔痴性若内若外皆不可得。无体性故。无可取故。声闻缘觉及以如来本性解脱。无有能缚及缚因故。大慧。若有能缚及以缚因则有所缚。作如是说名为坏者。是为无有相。“在灭贪嗔痴的过程中,二乘取灭解,大乘取不可得。区别在哪里?大乘能通过般若慧观,发现哪些身口意行是本心的,那些身口意行是贪嗔痴污染的。小乘则不知道。所以大乘能断习气,小乘不能,因为大乘有智慧,能分清哪些是贪嗔痴灭尽之后,剩余的尾气在作怪,而小乘则不知。而这段话得开头说得很清楚,”有“和”无“这一对概念是贪嗔痴强加给众生的,不是清净心本身的认知,若证得大乘清净心,则没有”有无“之概念,也没有”坏“这个概念。打个比方说,如果清净心是纯净水,而贪嗔痴强加给我们的认知是醋,醋加入水中,有无坏这些概念就是醋水的酸味。小乘是将水蒸馏出来,大乘是将醋变成水。禅宗是让醋水模仿纯净水的特征,假装成纯净水,十分可笑。所以小乘有”坏“这个概念,大乘有平等观,而平等,本身也是清净心的。现在你知道哪个更清净了吧。那有人要问,既然如来没有”坏“这个概念,佛如何知道自己的”贪嗔痴“清净了呢?因为佛有平等观啊。如果佛连平等观都没有,那就是智商为零,就不是智慧状态了。而禅宗外道,正是以智商为零作为自己开悟标准的。中的“习气”,就是贪嗔痴习气。
把核心内容弄清楚之后,我们还要弄明白大慧菩萨的身份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楞伽经》来说,非常重要。开篇即点明:”时世尊,知楞伽王即当证悟无生法忍。“这句话说明,的内容是针对修无生法忍的人讲的。所以,《楞伽经》全文围绕着”如来自证清净法“七个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卷,讲无生法忍之前的境界,三卷之后讲无生法忍之后的境界。
第一部分是前面三章,前面三章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破斥贪嗔痴强加给我们的一些认识,《集一切法品二》则从唯识的角度讲,贪嗔痴是如何污染藏识,产生习气流和熏习作用,而产生前七识的:”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八个识都没有贪嗔痴,是一体如来藏,有贪嗔痴,就是八个识。所谓的贪嗔痴,有两重意思:1、是一切心所的源动力,2、是不善心所。所有的不善心所可以分为三大类:贪嗔痴。由此可见,佛教的证悟不是禅宗外道那样将前七识灭了,剩个光秃秃的第八识,再把第八识整成无分别功能,这不是如来藏,是残废。佛教的证悟,是纯善无恶。比如说,说”不生不灭“,这是证悟的境界。因为”生灭“概念是贪嗔痴强加给我们的,于是禅宗外道就认为,将智商调到零度,不就什么分别都没有吗?这是自残,不是修证。佛教的”无生灭概念“虽然没有,但是有善心所啊,比如说”信“,如果连信什么都不知道,那是残废,不是开悟。再比如说“行舍”,也是善心所,是开悟者所有的。《大般涅槃经》明文说,无相不是什么相都没有,还有舍相。而按照禅宗外道的理解,无相就是用ps将宇宙擦掉了。也就是说,证悟者那里,一切善心所,都是存在的,只不过这些善心所不再以贪嗔痴为源动力罢了。如果所有的心所都没有了别作用,那就是智商为零,那是修成残废,不是修成智慧。除《集一切法品二》之外,其余几品,都是讲贪嗔痴强加给我们哪些概念,这些概念的具体意思请查阅《华严经四圣谛品》,《华严经四圣谛品》中四圣谛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种,对照一看就知道了。《罗婆那王劝请品》讲夜叉王劝请如来入宝山中说自证清净法,复请大慧菩萨而为启问。《集一切法品》中大慧启108问。这108问分为染问和净问,其实就是引出染净二种认知的对比。《集一切法品》中的一和三,佛就染、净二种认知中重点指出染法认知的错误。
《楞伽经》第二部分是后面三章,讲的是证得无生法忍之后的”如来自证清净境界“。无生法忍以上境界所认知的”意生身,五无间,四平等,自证法及本住法,有见无见,宗趣法相、言说法相,虚妄分别相,不应依语取义,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九种转变见,一切法深密义及解义相……总之是讲述贪嗔痴强加的虚妄分别和涅槃(三解脱门)认知之间的区别,里面般若词汇的具体意思请查阅《华严经四圣谛品》。其中五无间是大乘修证的核心内容,讲五无间的修法:“若有作者,无间即得现证实法。”无常品两品讲的是凡夫(有贪嗔痴)和无生忍以上证量的菩萨(无贪嗔痴)之间智慧的区别,接着现证品,就讲了大乘菩萨和二乘之间智慧的差别。常无常品是八地以上菩萨的智慧,这些般若词汇的具体意思请查阅《华严经四圣谛品》。接着刹那品就从唯识的角度,再讲有贪嗔痴的认知和无贪嗔痴的认知区别,主要讲了五法三自性,二种无我。变化品讲述了二乘如何才能回小向大:“佛与二乘无差别者。据断惑障解脱一味。非谓智障。智障要见法无我性乃清净故。”断肉食品,讲大乘人不应吃众生肉,陀罗尼品,开示楞伽经咒,共二陀罗尼,并且重点指出:若食肉,则咒术不成,持咒没有效果。偈颂品共两品,是对全经中般若智慧之颂说,其中般若词汇的具体意思请查阅《华严经四圣谛品》。
五法就是相、名、分别、正智和如如。相:依他起性;名:遍计所执;分别:依他起性;正智:圆成实性;如如:圆成实性《辩中边论》:“云何应知相名分别真如正智摄在根本三真实耶?颂曰: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论曰:相等五事随其所应,摄在根本三种真实,谓名摄在遍计所执相,及分别摄在依他,圆成实摄真如正智。
《解深密经》:”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半岛bandao体育。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最终归于三解脱门。
1.遍计所执:遍计所执,即苦谛。《瑜伽师地论》:“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苦谛、苦谛遍知。”《解深密经》:”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苦谛。苦谛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
2.依他起性,即十二因缘,集谛。《解深密经》:“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解深密经》:”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
3.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即灭谛。《解深密经》:”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三自性与三解脱门的关系:《瑜伽师地论》:“复次三种解脱门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空解脱门。由依他起自性故。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自性故。立无相解脱门。”
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证是前五识的了别作用,悟是第六识的增上思维,了是第六识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觉是第七识的了别作用。八个识的来龙去脉见下表:
二无我:即人无我与法无我,也就是"人空"与"法空"。空,是三解脱门中的三三昧,就是贪嗔痴灭尽的意思。人与法,之所以能空,是因为贪嗔痴灭尽了。二乘偏证人无我,达人空,法执未断,故证有余涅槃。诸佛菩萨证得法亦无我,故证大涅槃。人法两空,二死永亡,不生不灭,得大自在。
一阐提分为两种,一种是舍善根一阐提,一种是菩萨一阐提。舍善根一阐提,《大般涅槃经》说得很清楚,一阐提,又名断善根人。我们积累的善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即五根,这个五根,就是大乘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大般涅槃经》认为自始至终不具备五根的人,就是一阐提。另外,谤无八正道(八证到即佛性、如来藏),也是一阐提。诸佛不为一阐提说法。《大般涅槃经》认为一阐提没有佛性(八正道),终不能成佛。而《楞伽经》则认为,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而菩萨一阐提又名大悲心一阐提,毕竟不入涅槃。
每一部佛经皆有其独具之特色,这是研究佛经者众所皆知之事。此一特质,并不仅表现在一部经的编纂方式、时代、文体等形式方面,同时在内容、项目及资料选择等各方面,也会显示出来。从《阿含经》到《般若经》,乃至《法华》、《涅槃》等各时期的经典,皆有其特定的内容。就连文字的使用,之长短,人物的描绘,乃至事件的发展等等,也都各有其不同之处。现以《楞伽经》与诸经作一比较,可以看出其特色:
1、在大乘经典中,如《般若》、《法华》、《华严》等经皆出现有众多佛、菩萨之名字,如弥勒、文殊、普贤。有时也看到有小乘圣者,如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尊者出现,并参预其事。可是本经唯有大慧菩萨一人。
2、在七卷《楞伽》,或十卷《楞伽》中,另有楞伽城主罗婆那出现于〈请佛品第一〉中。但接近梵文原著之四卷本《楞伽》,从始至终,只有佛陀与大慧二人之间交谈。
3、在佛陀说大乘经典〈除去《阿含》等所谓的小乘经典之外〉时,大多描写著:从佛陀金色身中放出大光明,照耀十方世界,随处映现出诸佛、菩萨。如《法华》、《华严》诸经中最为显著。没有大放光明等描述的经典,只有《般若》与本经。大概在宗教色彩较浓的经典中,描写光明奇瑞出现为多,而在著重哲学的智慧思辨的经典之中,很少描绘放光现瑞之奇迹。
4、四卷本《楞伽》中,没有咒语,中也很少谈及陀罗尼有不可思议之力量的内容。《般若经》中没有陀罗尼,但后代传说‘般若波罗密多’就是大明咒。而《楞伽经》文中,一句咒语也没有提到。在卷首别序中说到一句:‘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此‘摩帝菩萨’即大慧菩萨之梵文音译。《楞伽经》的当机众是大慧菩萨。大慧菩萨的名字的梵文音译全称应该是‘摩诃摩帝’。在四卷本和七卷本中,译为‘摩帝’,在十卷本中译为‘大慧’。无论是梵音,或是汉译,同是一个名字,此是同一人呢?还是同名两个人呢?若是二人,为何用同一名字?若是同一人,‘自己与自己’,究竟作何解释?为何此经是哲理的,怎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十卷本中,于‘摩帝’前加上‘一切’二字:‘尔时圣者大慧菩萨与诸一切大慧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在十卷本中描述得比较清晰:‘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于彼山中,复更化作无量宝山,悉以诸天百千妙宝严饰,山上皆现佛身,并其眷属,楞伽大城阿输迦园,如是庄严,等无有异,皆有大慧菩萨而兴请问,佛身开示,自证智境,以百千妙音’。皆有大慧菩萨’乃是佛陀以大神通力化现而来。因此,我们今天研讨本经,难道不就是置身于佛陀所化现之列吗?因此,《楞伽经》之当机众,并不是只有一位与佛陀交谈的大慧菩萨。凡发心研读此经者,皆在当机众之列。这是本经与其他经典不同之处。
5、本经略去了唯识很多基础内容,这些基础内容见《华严经四圣谛品》、《解深密经》和《辩中边论》,要读懂本经,最好要有一定的大乘三十七道品实修的基础。
6、本经编辑之形式,从七卷本、十卷本角度来看,四卷本没有品目之区分。四卷本全部贯通在‘一切佛语心品’中,若分类,不过只以‘第一’、‘第二’等作为标志。由此看来,分品是到了后代才有的。很多古代圣贤的经典,当初并没有著书之意图。特别是佛经,以‘如是我闻’开篇,如实记述佛说的话,就成为一部经典。后世大师们,为了提示内容,将分段,编定品名。所以四卷《楞伽》没有经过后人整理的过程。七卷本、十卷本有品目,七卷本是十品,十卷本是十八品。十卷本在这方面比较完整。
7、本意,看似混乱,实有顺序。可以从‘佛说要旨文献’角度看出其特点。本经思想并不一贯,各品间缺少连系,早已成为共识。‘如经前一百八句为一段,经后分为三十九门或四十一门为一段,并且多以随问随答,不复深求次第’。但是如果从“佛自证清净境界”的角度来观察反复被贪嗔痴强加的一些观念来看,无非是从般若和唯识两方面阐述,还是有一定的逻辑,虽然本经讲述了果位、修行和境界三个方面,但是对修行,除了五无间处,其他都只讲了大乘三十七道品之身念处。《楞伽经》并不是一部‘杂记’,而是大乘之纲领要目,文意简洁而精萃。佛说本经,是为了回应外道哲学对佛教的攻击。进行辩驳,阐明自家主张,必须简洁扼要。今日很多注释,并未注意这一点。
8、普通佛典在结尾有‘嘱累品’或‘流通分’,叙述菩萨众、声闻众等乃至诸天,听闻佛陀说法,‘欢喜、信受而奉行’。可是《楞伽经》没有。从不完整方面看,在形式上,未免是很大的缺憾,特别是四卷本;然而在唐本七卷经末有偈颂说:‘教由理故成,理由教故显,当依此教理,勿更余分别’。依然是没有作结。
9、本经在实修的时候,只有五无间处有概括的修行,其余地方则多次重复如幻观,如幻观就是大乘三十七道品的身念处,所以让很多人断章取义的误以为,佛教的开悟就是观如幻就完了,禅宗更是拿此断章取义大作文章,到处。包括像欧阳竟无、熊十力等学者都被禅宗了。
10、在四卷本结尾中,以断肉的理论,说明生在梵志之种族中,得智慧、富贵,决定不可食肉,突然作为终结。但在魏译十卷本《楞伽》中,为了经典体裁之完整,特意地补足文句而说:‘佛说此妙经,圣者大慧士,菩萨摩诃萨,罗婆那大王,瓮耳等罗叉,天龙夜叉等,乾闼婆、修众,诸天比丘僧,大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