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适合小白老师的课程编排宝典「喜马拉雅瑜伽教练培训」
适合小白老师的课程编排宝典「喜马拉雅瑜伽教练培训」今天就这些类似的问题来和大家聊一聊,同时分享一下我学习初期,瑜伽道路上遇到这些问题时,我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你需要思考,你的会员人群是什么样的?年龄大小?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如何?工作/生活习惯如何?当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半岛bandao体育。等等,这是作为瑜伽老师需要了解的会员情况。
需要确定你这一节课要上什么内容的课程,需要围绕哪个主题,身体的哪个部位进行习练,达到什么样的锻炼效果,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瑜伽课程目标性要强。
例如,我们常见的瑜伽课程有:全身伸展瑜伽主题课/肩颈调理瑜伽课程/ 女·男性调理瑜伽课程/核心提升瑜伽课程等等。这些都是主题课程。所以,你可以把这个当做你编排课程的第一步:确定课程主题。
那在编排的过程中也是要围绕这四个部分的,当你确定好自己的主题后。需要去想你要用到哪些瑜伽体式,
这个时候我的建议:你可以把与你主题相关,功效性较强的这些体式写下来,站立的也好、坐立的也好。写下来之后你才会更加明确自己要用到哪几个体式。
因为我们都知道一堂完整的瑜伽课需要有课前的冥想调息带大家进入状态为更好的瑜伽习练做准备,也需要课后的休息术来放松因为习练而感到紧张的身体。
所以如果你准备的体式太多。不但会超出你的课程时间,而且跟着你习练的练习者如果课程当中出现体力不支等情况或者其他情况发生,那么你这节课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在体式编排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过渡体式。作为衔接上一个体式和过渡到下一个体式的过程,过渡体式既可以保证体式之间的流畅度也可以让练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灵活、自然。
现在我的课程主题已经确认了,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主题想成一个大的版块。因为一个主题课程它不会只有一节课,也不会只围绕一个部分进行习练,像肩颈调理就会分为好几节锻炼部位不同但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课程,例如:肩颈关节灵活主题、肩颈打开伸展主题、肩颈理疗主题、肩颈肌肉强化主题等。
课前引导 :上课前需要向跟着你习练的练习者讲解,我们今天习练的是哪些内容,我们的练习目标是什么,我们这节课可以帮助大家解决什么问题。
这样能够让大家非常清晰的了解到我今天在习练什么,也会在习练的过程中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所练习的身体部位上。
咱们现在有95%的人,因为工作、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导致扣肩、含胸驼背、颈椎前引等体态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体态美感还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像胸闷气短、肩周炎、颈椎病、富贵包等。
今天的课程就是围绕我们的肩关节、颈部、胸腔开展的,可以起到打开双肩、打开胸腔、灵活颈椎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希望能够起到放松僵硬的肌肉,缓解肩背疼痛,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挺拔,有气质。
我在课程当中标注出了每一类的瑜伽体式,看过以后会发现我把四大类瑜伽体式都用上了。当大家自己进行排课时,主要还是看自己课程的主题和体式进行编排,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有着完整的四大类体式。
以上就是我个人向大家分享的瑜伽课程编排及思路,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后台留言,我们互相学习。
我的排课纠结之旅便开始了:确定好课程主题后便开始编排体式,排完之后自己先顺一遍觉得哪里不太对后进行修改。之后拿去给我的老师看,老师会有更好的建议,建议我把某一个不太合适的体式换掉,或是调换一下顺序等等。
课程确定好没问题后,开始写口令词。从头到尾完全的写下来,从调息写到休息术。每一句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写要完全的写下来。写完之后还是先交给老师,让老师帮助看一下有没有哪句不太合适?或者太过生硬?等问题。
修改好后便开始通篇背诵,当时会很羡慕其他的老师,心里想:哇,人家不用背就可以直接上课,人家的口令辞好流畅,好清晰。(哈哈当时对于上课有误解,一直认为那么多课程都是需要背下来口令辞的,并不会根据自己身体的感受去说出口令辞)
实不相瞒,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回想一下,我当时好笨)整整一个月背口令辞,拉着馆里的其他老师来上我的课,课程结束后询问各个老师的感受以及大家提出的问题及建议。
其中问题最多的就是很像是在背课文。因为很紧张,也经常会出现忘词、掉体式等问题。因为像背课文一样体式与体式之间没有停留。通常大家还没有进入到这个体式我就带着大家准备第二个体式了。这也导致我在最开始的试课阶段60分钟的课程我通常只上到了45分钟。其实这个时候会有一些气馁,感觉为什么一节课这么难上,为什么自己的课和其他老师的课差距那么大。
练习口令辞,练习对时间的把控,练习控场。后来是有一天晚上,我把自己一个人关在瑜伽室,只练那一句口令词并跟上身体的习练。一遍一遍的习练,终于我感受到了念出口令辞的自然和体式的结合。顺着这种感觉我给自己上完了那堂瑜伽课,那堂只属于我自己的瑜伽课。
纯粹正统瑜伽教练培训,疗愈慢性疾病,与山禅修、静修、研修,回归古典瑜伽,开启具有能量提升的瑜伽生命科学,给人们一种健康、喜悦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