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头条 光谷30年崛起80万高科技产业大军
头条 光谷30年崛起80万高科技产业大军武汉夜间灯光分布图散发的白色光芒,30年间从一小团逐渐向东扩散,光谷已呈燎原之势。夜光全貌的影像,源于NASA(美国宇航局)相关卫星。
光谷,从武汉地图上一度“被遗忘的两厘米”,蜕变为NASA夜光分布图点亮最快速的模块。“追光者”30年一路向东,有形的光谷在拔节生长,无形的光谷在向上伸展。
如今,光谷已迈入而立之年。30年前的那一天,值得所有武汉人铭记——筹建多年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挂牌办公,即后来的“中国光谷”。
特别是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倘若没有升级换代的产业以及与之匹配的产业人口,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依然是个难题。
聚集了80万高科技产业大军的光谷,给了我们一把解决现实难题的钥匙。同时,这也是一把开启未来无数可能性的钥匙——有了他们,30岁的光谷便是“进行时”,光谷正在发生。
习总8年3次、李克强总理5年2次视察东湖高新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光谷在国家战略全局寄望之重,在全国高新区少有。
今年7月,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技院“二合一”的中国信科集团,进驻光谷一锤定音,成为96家央企中的“新人”。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说:“总今年在武汉提到引领性发展,这个新提法,是对湖北对武汉尤其是对光谷的新嘱托。”光谷每一次突破性发展,伴随国家战略的惠顾;每一次国家战略的承担,光谷抢抓发展出新的可能。
今年4月,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正式挂牌,破解我国信息光电子困局。9月,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落户光谷,20多位院士领衔,覆盖该领域超过半数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
着眼国家战略布局,从跟随式创新转变为引领式创新,两大国家级创新中心助力光谷打造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始于1985年,1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扎堆高校密集的广埠屯沿线,“科技一条街”在国内声名鹊起。距此东南向13公里左右,“大国重器一条路”蔚然成型。从西至东,中国信科、武汉新芯、联想武汉、长飞等国家引领型企业,一条巨龙状相继扎堆。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18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全国156个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中国2018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约500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包括高新区和经开区),这两个榜单上,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均为全国第五。
从高新区维度来看,光谷演绎出一条独特的自力更生、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没有天生的资源和金融资源,光谷成长道路更具可复制性。”秦尊文认为,光谷对国家的一大贡献,就是制度贡献。
2012年,光谷开全国先河出台“黄金十条”,打破科技成果转化束缚,突破“能不能”的问题,“三权”改革引领风气之先;5年后,光谷再次革自己的命,出台“新黄金十条”,从实践层面再次完善制度安排。
光谷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从未止步。2018年,光谷出台“上市十条”,企业上市可获千万奖励;光谷“科技投入七条”,对国家级创新中心研发最高支持1亿元……
站在现在看未来,是本能;站在未来看现在,叫本领。从时间大逻辑来看,这种“站位本领”在光谷至少发生过三次:
上世纪80年代,一本《第三次浪潮》席卷全球,武汉自发讨论对策,上报发展光通信、生物工程等建议,成立“智力小区办”。
世纪之交,10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集体提案,政府首肯,光谷诞生。为建设“中国光谷”,组建30余人的院士顾问委员会,集成电路、光显示等今天光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超前谋划于那时。
2016年,一幅面向“世界光谷”的创新长卷,开始擘画。34位院士及专家放眼全球把脉未来,底定未来20年行进路线图——建设新兴产业生成中心、厚植企业创业成长沃土、打造科技创造转化高地、构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营造活力创新创业生态。
“一个生态、双轮驱动、三条路径、四大经济”,今年6月,光谷出台全国高新区及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份“2035创新路线图”。
面向下一个30年,“中国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已谋划通过“三步走”战略建设“世界光谷”。
探路光谷的“未来”,武汉未来科技城先行。武汉11家工研院,8家落户于此,一家工研院,一条产业链。“城内”汇聚了科技产业人员1.6万余人,600余个全球创新创业团队,10位院士,2位受聘首席科学顾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以“马蹄莲”“金瓜”为代表,构成一座不夜城,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这里的晚上,是其他一些国家的白天,灯火通明中是他们与全球同步创新的身影。”
东湖高新区负责人认为,坚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创新驱动和开放驱动“双轮驱动”战略,聚全球资源,建世界光谷,光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类即将全面迈入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第四次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时代之问,光谷正在答卷,阔步践行。
“我的偶像?不是张小龙。”26岁的付小龙,名字与“微信之父”一字之差,但已经创办“恋爱记”5年了。他的办公室墙上,一直挂着一幅始于1984年的“创业编年史”,付小龙与智能猎头项目“简寻”创始人何斌同属于“2010年至今”创业的第6代。
两年前,1992年出生的何斌获得百万元天使投资,投资人是以陈东升、毛振华、艾路明为代表的一批“92派”企业家。一批活跃在光谷的创业新生代“新92派”,逐渐从老一代 “92派”企业家手中接过创业棒。
武汉,拥有高等院校82所,更拥有百万大学生,他们大半学习生活在光谷。光谷的成长,充分享受了大学的红利。而今,光谷的创新创业,已经迎来“95后时代”。
光谷是武汉年轻人、高端人才的集聚地。据东湖高新区社会发展局统计,168万人口,七成为35岁以下。百万在校大学生,大部分在此。10月16日,东湖高新区招才局发布数据称,光谷在企工作博士突破1万人,是10年前的5倍。这一数字,尚不包括在高校院所工作或求学的博士。万名博士,在此交会,千名海归,在此会聚。今年前8个月,迁入光谷的户口数超过3万,其中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2.3万人,接近八成。
光谷集聚企业7万多家,其中高科技企业1848家、瞪羚企业300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超过60家。今年1-11月,新增企业1.9173万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91家。
今年5月,光谷在资本市场上演罕见的“帽子戏法”,三家企业在同一天成功冲刺IPO,随后,短短25天密集走出三家高科技上市企业。这两项纪录在光谷30年历史上还是首次。目前,光谷上市公司总量突破42家,在全省比重超过1/3。
“年轻指数”决定城市活力,财经作家吴晓波考察多个先锋城市后的判断,在光谷得到再次检验:知名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总数达50多家,互联网相关企业已突破2000家,年轻的人和年轻的产业两相触媒,形成产业人口,产生化学反应。
看一组历史数据:2005年光谷从业人员规模仅约14万人,10年后骤然升至约53万人。按此约为14%的年均增幅,今年光谷产业人口预计将达到78万人,约占光谷总人口的近一半。而据武汉市人社局统计,去年全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超过209万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陈玉宇教授说,产业人口是一个区域持续发展壮大的基石,产业人口的聚集,奠定发展源动力。
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倘若没有升级换代的产业以及与之匹配的产业人口,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依然是个全球性难题。
从“钢、机、纺”到“钢车机新”,再到“光车空港”四大板块,传统优势产业被替代,过剩产能被压缩,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指向产业,一代代接续发展。
两年前,一位持续观察多座城市发展的学者撰文认为,武汉是“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虽然从来不曾以“唯一”样本为目标,但一度制约发展的传统产业悄然之间淡出城市中心话题。
光谷的出世,悄然对产业根基进行了改造,重写了大武汉的经济地理,成为发展新动能。《光明日报》在显著位置报道称,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武汉新的产业之基,重新锻造了武汉城市灵魂。
作为武汉四大国家级基地的引领者,光谷板块承载的是代表前沿、代表未来的产业希望。而省市屡屡突破先例的政策改革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给予了光谷成长的制度保障。
创区伊始,东湖高新区只有24平方公里,仅有几个村庄。先后经历6次托管,到2010年,光谷面积已至518平方公里,是创区时的20余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光谷”。
在全国首创托管模式创新解决了产业空间,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五大千亿产业随之兴起,承担国家战略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产业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正在崛起,光谷“5+2”产业新格局基本成型。
1976年3月,一个简陋实验室,武汉邮科院在世界第一根光纤诞生6年后用“土法”拉出了我国第一根光纤。从“钢的城”到“硅的城”,从 “一束光”到“一座城”,此后被反复提及。而在诞生光纤的南望山脚下,如今已变成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创新谷。
“光谷是一个难得的‘自然城市化’样本。”一位从沿海来汉知识创业的“光谷客”老久说,相比较人为城市化,光谷靠自主创新的产业孵化,从一个产业园区到产业新城,走出了一条由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过程。
600余种观花植物遍布四季,800米林荫跑道环绕整个园区,900平方米专业健身房、瑜珈室任你选——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华为武汉基地,刷屏朋友圈。光谷518平方公里,到处都是现代化标准式厂房,看不到烟囱,也听不到嘈杂的机器轰鸣。
建设生态宜居科技新城,融入规划与建设;禁止发展高污染产业,写进了光谷的法规;“再”的行动,执行入每条街道;而未来,一批像“硅谷小镇”的高科技人群居住的低密度新区,将为“世界光谷”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一系列云计算、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等富含绿色高质量GDP的新兴产业种子即将发芽……
经过30年发展,光谷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将“绿色”与“高质量”牢牢锁定为光谷未来的发展主题。在可期的未来,这里将建成天蓝水清地绿的花园城市,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世界光谷”。
“五大千亿产业,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托起万亿光谷,而在光谷,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数量,则是零!”
今年8月,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来到武汉,采访团在武汉深入东湖高新区采访时,对光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出赞叹。
赞叹的背后是,东湖高新区发展经济的理念真实写照。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东湖高新区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经济发展定位和生态保护原则早在2015年就写进了“光谷基本法”。
2015年3月1日,被视为“光谷基本法”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经省会审议后正式实施。这部地方法规将东湖高新区多年来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支持低能耗、低排放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保护和改善环境。禁止发展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环境风险的产业项目。”这是《条例》中的一条。
东湖高新区相关人士分析认为,正是有了“光谷基本法”,东湖高新区内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数量是零,也就不奇怪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光谷基本法”出台之前,东湖高新区就公布了项目准入负面清单,VCD系列整机等13类涉及生态安全、落后及过剩产能、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严禁进入东湖高新区。
今年5月1日起,光谷对485个在建工地都戴上管理“紧箍咒”:每月进行评比,公布“十佳十差”工地,设立红黑榜,对不按要求施工的单位进行严格处罚。
就在今年6月,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全市2018年1-5月空气质量状况和考核情况的通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排名全市第4,而就在半年之前,它的名次还是第16名。
按照东湖高新区在2018年工作报告立下的“军令状”,打响蓝天保卫战,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26天。
3月,东湖高新区为期两年的城市管理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这场攻坚战,正给光谷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影响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轨迹。
老武汉人徐先生在光谷步行街游览时也感慨颇多。“光谷的城市环境,我看比起‘北上广’也不逊色。”
东湖高新区正在开展的“再”,着重解决城市管理的积弊和薄弱环节,集中整治市容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8月20日,东湖高新区在其政务网上公布了对武汉生态城碧桂园投资有限公司行政处罚决定书,源于楼盘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擅自使用。这让公众看到了东湖高新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东湖高新区今年出台的推动高质量发展20条中,明确提出光谷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碧水保卫战“清流行动”,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花园城市。
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内经济呈现出“向亩产要效益”“降低单位GDP耗能”的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英特姆(武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光谷生物城试产。这家生产高端微创手术器械的企业,是一座“空中厂房”,位于园区一栋5层大楼的4楼,1400平方米里建立了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十万级净化生产线。
“厂房就在大楼里,这在园区非常普遍。”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副总经理田骏介绍,园区内80多家生产型企业,创造了近10亿元销售收入,厂房大多在楼房里。它们多是中小企业、以高端研发制造为主、员工不超过百人。
“以前给了好大的地块,公司过几年却死了,这样的亏吃了不少。”东湖高新区相关人士介绍,提高容积率已成为趋势,除了“企业上楼”,更多新兴的小镇,将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形式,在极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产值。
用地紧张、成本上升等,使得许多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寻找更集约的发展空间。长江日报记者在光谷软件园、武汉未来科技城等多个园区,发现不少“厂房上楼”的企业,多集中在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产业。
在光谷不少园区,不少企业在排队等待入驻。“不是政府赶企业上楼,是企业自愿上楼。”田骏认为,“小块头”叠罗汉后,能实现土地产出效益倍增。
“斗鱼小镇”将打通直播生态全产业链,建设网红学院、电竞学院、电竞赛事直播中心、直播经纪产业区,引进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大数据及云计算中心,并筹建针对直播产业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加上酒店住宿、娱乐健身、商铺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斗鱼小镇”将可容纳1万人办公。
未来,斗鱼以“斗鱼小镇”为核心,在武汉打造一个全国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的生态基地。目前,斗鱼在武汉本地已投资成立30家左右公司,武汉当地与斗鱼达成业务合作的企业也有几十家,还有一些外地相关企业也将搬迁至武汉。
迟于“斗鱼小镇”两年竣工的“硅谷小镇”,总投资200亿元,位于高新大道以南、未来三路以东、高新二路以北区域,2018年7月已开建,重点将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和智慧城市等四大产业领域。
“硅谷小镇”镇长容亚当说,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正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引发人类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前所未有的深刻。“硅谷小镇”参照美国硅谷帕罗奥图的科技创新小镇模式,遵循低密度、小街区、大开放空间的规划理念,为未来汇聚于此的科技精英,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
一批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方向企业纷纷落户。落户光谷的小米第二总部主攻方向是黑科技、新零售、人工智能、海外业务和互联网金融,重组后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将发展5G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光通信、光纤及光器件、特种通信、数据通信、云计算、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9个产业方向,预计到“十三五”末,资产将达到1000亿元规模,收入接近1000亿元水平,具备全球竞争的实力和能力。更多绿色高质量GDP将在光谷诞生。
11月末,一场“奔跑吧·光谷”接力跑在武汉上演。从东湖高新区最初的办公地点——洪山区卓刀泉672医院小红楼出发,一路向东,经武汉邮科院、光谷广场、华中科大、创业街、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光谷生物城、光谷公共服务中心、武汉未来科技城、左岭新城、国家存储器基地等光谷地标,光谷几代企业家、创业者、科研人员、普通员工等接力奔跑。
跑过的是这30公里光谷生长年轮,纪念的是光谷30年逐步成长为一座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新城历程。
“现在,光谷实有人口168万,占武汉常住人口15%,也就是说,每7个武汉人中,就有1个是光谷人。”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大队长陈瑛介绍,光谷已经是武汉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区。
“30年前,你以为她是武汉的尽头,现在却成了武汉的起点。”从小在这武汉东郊、东湖之畔长大的徐翔见证了这座新城的飞速生长。
1984年,“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规划办公室”成立,工作人员只有5名。1988年12月5日,在租借的卓刀泉一栋“小红楼”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挂牌办公。1995年6月,管委会迁至珞喻路546号办公。此后的十余年里,光谷开始了迅猛的东扩史,发展出光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
2015年8月3日,位于高新大道777号的光谷公共服务中心开始启用。两年后,管委会再次东迁11公里。
向东,再向东,从当初的农田草地到与全球新经济同频共振的中心,光谷俨然已是武汉东扩的一座新城。
如今,光谷作为一座新城已然丰满成形。“四横三纵”的主干路网,BRT快速公交、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她的骨架;8个公园、120公里绿道是她的外衣;110所各级各类学校、4座三甲医院、20多家商业体丰腴了她的身体。
沿着珞喻路,一路向东,会发现光谷的道路纵横交错,井字形布局。曾唤作“关山一路”的关山大道,成了“总部一条街”,这里的公司搅动着中国互联网江湖;沿着高新大道,一路向东,则是光电子产业、高技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五路纵队”一字排开;沿着左岭大道沿线公里,分布着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华星光电、武汉天马微电子等4000亿元的战略新兴产业投资,被誉为“黄金大道”。
在那些生活于光谷的人眼里,光谷是一个脱离老汉口文化、接轨世界基因的“绿洲”。来自、说着各式方言,看似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光谷却逐渐形成自己的同一文化——海纳百川、拥抱变化。
“不破不立”,在IC咖啡武汉站总经理龚斌眼里,光谷就是在不断打破现状、不断尝试改变中一步步生成起来的城市。他圈子中的大多数人,很容易认同“我是一个光谷人”。
周身流淌的是产业血液。从创新创业的近十万市场主体,到长江存储、中国信科、长飞光纤等国之重器,绵延不衰的产业集群让光谷的“新陈代谢”始终旺盛,不断撰写着老城新生的故事。